四川省消保委公布该省消费者组织去年投诉统计分析情况显示
本报成都讯(记者张学勇)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日前向社会公布了全省消费者组织去年投诉统计分析情况,结果显示,质量类投诉继续上升,汽车、非现场购物等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突出,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和维权难点。
据四川省消保委副秘书长刘乔介绍,去年,四川省消费者组织共受理消费投诉36411件,较2009年下降12.91%,调解成功3532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116万元。投诉量排在前10位的商品和服务依次为:通信类产品,服装鞋帽,食品,装饰材料,洗衣业,电视机,食宿、文化娱乐、庆典,汽车,空调类新产品,美容、美发、洗浴。
去年,四川省汽车类投诉量增幅较大,成为消费维权难点。汽车类投诉量达759件,较2009年同比上升100.8%,是投诉量前10位商品和服务中增幅较大的一个种类。“汽车类投诉已成为当前消费维权的难点。”刘乔说,其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质量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售后服务不到位,如在保修期内,消费者要求更换零部件商家置之不理;三是购车环节纠纷多,如消费者付定金之后迟迟不能提车导致纠纷。汽车使用量逐年攀升,国家尚无汽车“三包”规定,汽车纠纷的处理难度也较大。
另据刘乔介绍,非现场购物类投诉正在成为当前消费维权工作的新热点,从相关投诉来看,引发这类纠纷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由于消费者不能接触实物,通过图片、视频判断商品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视觉误差,拿到物品后在质量、性能、颜色、外观形状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满意,从而引起纠纷;二是不良商家存在欺诈销售行为,如以低价或秒杀等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之后不发货或以残次品代替;三是销售商不提供发票和相关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