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新能源补贴退坡
作者:吴博峰 倪敏
图片


      每一个岁末年初,关系着众多消费者实际利益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补贴政策究竟变不变,如何变,不仅关系着行业发展前景,更牵动着广大消费者的敏感神经。
  众所周知,国家补贴(以下简称国补)和地方补贴(以下简称地补)是构成新能源车补贴的两个组成部分。消费者购买一辆进入补贴目录的新能源车型,即可同时享受双重补贴。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引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动荡。
  此次补贴过渡期定为2019年3月26日至6月25日,地方补贴在6月25日过渡期后将彻底退出市场,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使用环节的配套运营服务领域。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仅能享受到国家补贴资金支持。
  具体到补贴标准,纯电动乘用车依然按照续航里程能力分档享受不同补贴标准:此前纯电动乘用车工况续航里程从不低于150公里上升至不低于250公里,完全取消了250公里以下续航能力车型补贴。工况下纯电动续航里程在250公里-400公里区间,补贴1.8万元,较2018年补贴至少退坡47%。此外,400公里以上的补贴金额为2.5万元,与2018年5万元补贴金额相比,下滑一半。
  经过10年市场积累,我国新能源车市场由起步阶段正式进入成长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此次补贴政策的调整,就是为了提高获得补贴的技术门槛。在高标准严要求下,达到新补贴技术标准的车型占比将不断提升。
  补贴的调整,最终反映在市场上,也会涉及到新能源汽车最终售价的变化,消费者购买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据记者了解,有些车企更是在政策之前已宣告价格上涨。不过,也有一部分新能源车企推出多种优惠措施,甚至承担补贴退坡差额。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政策调整的思路是发挥补贴政策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战略转型。到2020年购置补贴取消后,若无其他政策跟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可能出现“断崖式”下滑,但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政策,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由追求数量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更好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贺岁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能源补贴退坡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