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18个省市级地区正式开始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比生态环境部计划的全国全面实施时间提前了一年。其中北京排放标准将直接跳到国六b,相比生态环境部给出的2023年7月1日,提前了4年。
国六标准,即“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和《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多个省市率先对机动车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国五排放车型在市场上暂时停售,各大车企纷纷更换新动力,以满足国内新排放标准要求。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由于多数地区国五车型在7月1日后无法上牌,因此经销商都选择在7月1日前清空库存里的国五车型,于是就出现了国五车型“打折”卖的现象。这对很多不在乎排放但非常注重价格的消费者来说,是个潜在机会,可以用低价买到国五车型。
消费者对于国五、国六排放的概念并不是特别明确,他们更关心的是国六的车在技术方面到底比国五的车强在什么地方,多花的钱是不是真的值。
汽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汽车市场也将继续向前发展。对车辆品质有更高需求的消费者而言,最新排放标准的国六车型自然是更好选择。
车型排放从国五跨越至国六标准在我国汽车产能过剩背景下对淘汰落后产能、引领产业升级将起到积极作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消费者购买国六车型更具长远意义。
由于提前施行国六排放标准,汽车市场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厂商反映汽车排放标准过渡时间过短,没有给足够的过渡时间;经销商库存压力空前;自主品牌面临技术升级,时间紧迫。
随着各大一线城市开始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各大车企国六车型相继投放于市场,未来几年注定是国六车型的天下。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的车企能够较好地应对国六的转换要求,但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则压力相对大一些。
国六标准实施,对于车企而言是机遇还是挑战?“在新形势下,谁不想将旗下车型尽早升级至最新排放标准?但这需要以车企技术研发水平做背书。”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企业硬实力是决定布局国六车型速度快慢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