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三电”入三包
作者:吴博峰 倪敏
图片


      作为新能源车三大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质量决定着新能源车的产品品质,也是新能源车可能存在缺陷问题的核心方面。
  2019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新能源车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等主要零件种类范围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这意味着长期处于“无保护”状态的新能源车进入“三包”政策保护之列。
  可以预见,新三包的出台,将会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三包条款和相关标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随着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成为新能源车的忠实拥趸。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方统计,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已接近400万辆,可以说新能源车已拥有广泛消费基础。
  当市场地位显著提升,新能源车需要紧随市场发展承担更多责任。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汽车市场平稳发展的一大利器,现行《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并未将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重要部件纳入对应的修理、退换车辆条款中。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虽然不少车企官方宣称提供电池养护、电芯终身保修等政策,但这种最终解释权在厂家的服务政策,并不能让消费者有安全感。
  消费者购买的新能源车辆一旦在“三电”方面出现质量问题,如果汽车三包政策不能约束企业,就会导致纠纷产生。
  现阶段,新能源车补贴减少导致购车成本增加,有了“三包”这把保护伞,对车辆核心零部件做到重点保护,这不仅有利于产业发展,更保护每一名新能源车主的利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从政府监管层面发出信号,会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购买信心。但企业这方面的重视不应局限于产品出现问题后的主动召回上,更应落实到新能源车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环节中,全方位提升产品质量管控,以赢得更多消费者信赖。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贺岁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电”入三包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